小孩“学的快”的学习经验分享
很多家长活到老,都没有搞明白一件事儿:
不管是课业学习,还是钢琴、舞蹈、轮滑等技能,一个人要学有所成,都有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,其中必然会经历一个又一个瓶颈期或者高原期。甚至包括玩游戏,也是如此。
遇到瓶颈期的时候,孩子最需要的做的事情,就是重复、重复、再重复,在这个重复的过程中,寻找细微的改进、完善,直到量变积累成质变,突破瓶颈期,重新迎来新的上升期,如此循环往复,直至成为高手。
在突破瓶颈期的过程中,这种不断重复,显得并不聪明,或者说,跟聪不聪明关系不大。
那些从小用“聪明”夸孩子的人,给孩子建立起来的印象无非是——老师教的知识和技能,我一遍就通过了;玩手机、玩游戏,别人吭哧吭哧搞半天,我一上手就会玩儿了。
孩子在这些方面建立起来的“我很聪明”的自信,其实非常不堪一击,甚至而且反而会害了他们。
因为有了这种错误的自信,一旦遇到上面所说的瓶颈期,他们就会感到非常挫败,觉得自己没法一遍过,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。
为了逃避这种挫败感,他们唯一的选择只有逃避反复练习,或者干脆放弃这项技能。于是他们失去了跨过瓶颈期的可能。
所以,这些孩子所谓的聪明,只是体现在上手快的层面,但不管对什么东西,只有本事停留在低水平的聪明上,很难跨过瓶颈,更上一层楼。
认识一位相当优秀的钢琴老师,辅导过无数孩子,她说每次遇到那种一开始就学得很快的孩子,她都会就有些担心,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,一开始上手快的孩子往往容易半途而废,能坚持学完2年的凤毛麟角。
其中的原理,就是我上面所论述的,这些父母表扬孩子的方式不对,总是表扬他们“学得快”,而不懂比学得快更重要的是重复重复再重复——她作为老师,很难把这个道理真的灌输给家长,家长不开悟老师毫无办法,这是她觉得非常遗憾的一点。
在跟她学琴的孩子当中,有一位从3岁开始跟学,一学就是5年的孩子,先天条件并不是很好,甚至学得也比别人慢。但人家父母,给孩子灌输的理念是——学得慢没关系,别人10遍就可以学会的,咱学个100遍。
如今小朋友才8岁,真的会为了突破一小节特别难的曲子,自发地坐在钢琴前三四小时,反复弹奏上百遍。
建立这样的习惯,一开始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,对家长不是,对孩子也不是。但经过时间的洗礼,父母帮助孩子第一次、第二次、第三次通过突破瓶颈找到成就感,这种成就感比那种一遍过所获得的“沾沾自喜感”,带给人的快乐要多得多,也深刻得多。
这种通过努力克服困难所获得的成就感之所以重要,是因为它会成为孩子的人生经验,以后再遇到艰难的问题时,他们都有这样的勇气,去想办法解决,而不是逃避。
我跟不少在某个方面取得成功的人交流过,他们几乎都会记得自己人生遇到困难,并且通过艰难的努力获得突破的自豪经历——这种通过努力、突破瓶颈期获得自认为重大成功的经历,人生如果有过一次,以后遇到困难就不会那么害怕并手足无措,往往更容易实现突破。
而且这种人生成功的经历,越早建立越好,小时候一点小小的突破,都足以成为未来点燃更大突破的激励经验。
这就是人们常说的,成功是需要经验积累的。
这样的成就感,那些只是因为“学得快”而被夸聪明,并且停留在此未能精进的人,很可能一辈子都体会不到。
也正是因为这样,这位今年刚刚8岁的小朋友,虽然不是孩子里悟性最好的那一类,但未来的人生成就,肯定不至于差到哪里去。
而那些所谓“聪明”的孩子,小时候因为父母错误的夸奖,错过了建立这种激励经验的机会,长大想要建立,会越来越难。
所以我一向都建议,不要轻易夸孩子“你真聪明”,而是去表扬他不怕困难,愿意一遍遍去重复寻找突破。如果你非要夸孩子聪明,也不要夸他只学一遍就会了,而是夸他连着重复十遍都不出错。
写在最后,这篇文章是我转载过来的,谢谢原作者的分享。我转载到这里是因为写的感觉就像我自己的经历,很小的时候我学什么东西就是一看就会了,但是再深层次的时候就感觉到是厌烦,因为在往上一级的时候需要不断的重复,而我就是非常厌烦这种重复,所以一直在低水平徘徊,至今如此。今天我看到这个文章,他从理论上说了这种现象,并附了解决办法,非常的有用。
本文出自有个博客,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。
本文永久链接: http://www.eu5.cn/post/833.htm
一条评论
受教了